“不用谢股票杠杆炒股,我叫红领巾”,这是一句小学生作文的定式,相信很多人都滚瓜烂熟地使用过。
当然,现实生活中,确实有很多人既喜欢做好事,同时又喜欢当无名英雄,宁可被人叫做“雷锋”,也不愿意被人知道自己的姓名,也不想要求任何“回报”。这似乎是一种高尚的行为。
不过2000多年的孔子,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。
孔子有个学生,复姓端木,单名赐,字子贡。子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,但绝不是一个只会埋头苦学、引经据典的书呆子,而是一位智商、情商、财商三高的才子。
什么叫做活学活用?让我们看看子贡的智商。那时候,《诗》是训练沟通技巧、外交辞令及礼节的主要教科书,后来成为中国传统经典六经之一《诗经》。孔子就曾经表扬过子贡,认为他能够灵活引用《诗》中的句子贴切地回答问题,善于“断章取义”。当然这里的“断章取义”是褒义词,指善于借用《诗》中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意见。真是名师出高徒啊。
展开剩余72%什么叫学有所成?让我们看看子贡的情商。子贡不仅课业好、口才好,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,在穿梭访问列国中展现了其不凡的政治才干。他的建议被齐、吴、越、晋等国采纳,成功地解决了很多棘手问题,化干戈为玉帛。子贡绝不是后来“纸上谈兵”赵括那种仅仅有书本知识、只会夸夸其谈的人。
什么叫学以致富?让我们看看子贡的财商。子贡的财商很高,善于分析预测市场行情,很快就发了大财,在当时的财富榜上名列前茅。子贡的经商才能颇受司马迁称道,司马迁写史,惜墨如金,但是对于子贡经商才能的赞美不惜浓墨重彩。司马迁不仅肯定他的经商能力,而且赞美他讲诚信的商业道德。有个成语叫做“端木遗风”,就是形容这种三观很正的“义利观”,所以子贡的形象成为财神爷的化身。
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孔子另外一个著名学生颜回,学霸、道德高尚,但是穷得叮当响,经常饿肚子。当然子贡在同学面前表现得非常谦虚,从不因为家境良好而鄙视同学。
善良比聪明更重要,子贡不仅做到了聪明的最高境界,同时也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。那时候孔子的祖国鲁国是一个小国,国弱人民容易受欺负,所以很多鲁国人在外国变身奴隶,鲁国国君于心不忍,于是公布了一条法律,鼓励人们去把这些奴隶赎回国内,赎金可以在鲁国国库报销。
子贡有次帮助鲁国赎回一个奴隶,但是因为自己比较富有,他不在乎这点赎金,所以没有去报销,打算自己的消化了。后来这件事情被孔子知道了,孔子不但没有表扬他,而且批评了他,认为他破坏了“规矩”。
孔子对子贡说: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?你把鲁国人赎回来而不要赎金,天下人知道后,都觉得你很高尚。你或许不在乎赎金,但是你树立的“道德标杆”太高了,其他人赎回奴隶如果报销赎金,人们会以你做标准而看低他们,他们自己也会觉得不好意思,但是他们又没有这么多钱,今后就没有人愿意为鲁国赎回奴隶了。如果你去报销赎金,并不会减损你的善良;但是如果你不肯去报销赎金,今后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!所以“不图回报”地做好事,实质上是拔高了道德标准,让很多普通人做不到,只会打击其他人做好事的热情。
子贡听了十分惭愧,于是去鲁国高调地报销了赎金,维护了制度和“规矩”,使更多的人心安理得地帮助鲁国赎回奴隶。当然子贡可能暗中直接捐款给鲁国,这样就一举两得了。
孔子的这种思想,还体现在另一件事情上。孔子的一个著名学生子路,性格直爽、勇武诚信,也是一个颇有才干的政治家,不过最后死于政争。在他年轻的时候,曾经遇到一个落水者,他奋不顾身地跳下水去营救,被救者感激不尽,送给他一头牛,子路毫不客气地收下了。
孔子知道这件事情后,夸奖道,子路是个好榜样,今后鲁国人会更加踊跃地做好事了。
所以说,从个人角度看,或许希望不留名,不求回报,默默无闻地做好事,甚至一辈子做好事。但是从社会角度看,如果都不留名、不求回报股票杠杆炒股,只会拔高“道德标准”,有百害而无一利。
发布于:天津市Powered by 恒汇证券_炒股配资新平台_正规股票券商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